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两家中国电商巨头在4天的时间内相继公布财报。
昨日晚间,京东集团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001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京东服务净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15.25亿元。
可以看到京东正在保持一种稳定的增长。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京东开始盈利。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这家公司已经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盈利,整整两年的时间,几乎已经彻底打消掉了外界对于京东亏损的固有印象。
由于自营业务占据京东集团的收入主体,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更像亚马逊。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财报中的第三方服务性收入包含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收入。例如京东对17万平台第三方商家提供了两种供销模式:SOP和FBP模式,在SOP模式下,商家入驻京东平台,但自己解决仓储和物流。而在FBP模式下,商家可以选择京东的一些主要仓库入库,从仓储、配送到客服均由京东操作,对于这些商家的消费者而言,可以享受到与京东自营相同规格的服务。这样的商业模式更接近亚马逊。
京东还试图在技术上投入以维持高增长。2018年一季度,京东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提升到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了87.2%。京东营收增长33%,研发费用增长87.2%,研发费用的增幅远远超过营收。
相比于其他电商,京东拥有覆盖全中国的物流体系,并且它正在把这种物流能量释放给第三方。按照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的说法,未来5年,京东物流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将超过自营收入。过去京东物流建设依靠自有现金,今年将会成立物流基金,借助于来自第三方的资金充实物流体系的建设。
刘强东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指出,京东和中国主要的电商平台比较,它的GMV没有比我们高很多,但是广告收入却是我们的十倍以上,从这广告收入占GMV的比例来看,京东还没有达到一个行业的水平。
人们难免拿京东和中国另一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比较。就在4天前,阿里巴巴也公布最新财报。其财报显示,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3月31日),阿里巴巴收入为619.3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核心电商收入达512.87亿元,同比增长62%。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记录GMV总额破4.82万亿元人民币(合7680亿美元),同比增长28%。整个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
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但请注意,京东与阿里两者运营模式不同。阿里巴巴收入主要依靠其入住商家的佣金和广告收入,按照此计算,商家交易金额收入与广告并不成正比,即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长58%,而其GMV增长只增长28%。也就是说,商家的投入更多营销费用而没有获得相应比例的交易增长。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进行了近乎疯狂的投资。这让它的净利润增速出现了罕见的下滑趋势:2018财年Q4,阿里巴巴净利润为66.41亿元,同比下滑3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益为75.61亿元,同比下滑29%。
这或许也反映了阿里巴巴的一种心态:它需要不断投资以便涉足更多交易场景,以应对线上流量增长瓶颈。
在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中,一些业务短期内很难看到盈利迹象,比如阿里大文娱一直处于投入阶段;近期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收购的外卖服务平台饿了么则受到来自美团甚至滴滴的强烈竞争。
正如《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指出,随着核心电商业务增长放缓,阿里投资新业务的成败变得非常重要,但目前回报还不明朗。新零售战略促进了销售增长,但压低了利润,因为新零售业务的盈利有限。
如果总结来说,两家公司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如果从长期来看,京东的增长或许更可持续,阿里巴巴在增长同时,也需要面对来自新业务的挑战和不确定性。(BT365的网址是多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