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纽约来信

华裔老翁被打死:多元城市中的无名仇恨

荣筱箐 2014年05月20日

荣筱箐,BT365的网址是多少专栏作家,旅居纽约,曾为《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南方周末》等中外媒体撰稿。这个专栏来自作者在美的所思所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希望从思维方式上带你了解美国。
在这出悲剧中,受害华裔老人阮文辉身上的钱物丝毫未动,黑人凶手夺命或许源于无名仇恨。在纽约这样的城市,多元偶尔滋生出的无缘无故的仇恨依然是最难根治的。

????纽约是个有故事的城市,倒不是因为这里有个世界闻名的百老汇,而是因为这里生活着来自世界各个国家,说着200多种不同语言的800万人,每天在街头上演的真人秀远比舞台上演绎出的爱恨情愁更令人心动,心悸,心碎或心酸。

????在这些街头故事中,华裔老翁阮文辉的遭遇无疑是个令人扼腕的悲剧,5月9日晚上八点多,这位68岁的退休衣厂工人在离自己家不远的路上被一个黑人小混混打成重伤,送医后不治。为这桩命案更增加了悲剧色彩的是事发的东村以东“字母城”地区在纽约算不上治安不靖的坏区;老人身上的钱物丝毫未动,凶手夺命或许源于无名仇恨;闭路电视的镜头中,几个行人匆匆而过,没人停下来;事发后主流媒体对事件报道所占的版面还比不过先后脚发生的流行天后Beyonce的妹妹跟老公在电梯里拳脚相向来得多。

????这桩命案不仅让在纽约的阮家上下如坠冰窟以泪洗面,也让阮家在故国的亲人和同胞怒不可支,或叹华人在美国的命运,或骂凶手残暴冷血,而几乎所有中国媒体都在标题里突出路人对罪案视而不见,言下之意不难理解:东方文明古国曾经遍地开花的古道热肠如今虽已被疯狂生长的商业文化侵蚀得面目全非,但自认是现代文明典范的纽约看来也不过如此。

????这些说法都没错,只是如果用阮文辉事件来总结和定义纽约就错了。

????阮文辉不是第一个在美国无端被攻击的华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往前数有华裔老翁闯红灯后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打得头破血流;有带着老婆和幼女开车出行的华裔司机被争路的摩托党围攻,险些丧命;有华裔外卖郎被骗到偏僻小巷中开枪打死,凶手为的只是一顿免费晚餐。

????但往前数也有白人同性恋者在同性恋大本营格林威治村被疯狂的保守派打得鼻青脸肿;有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在新婚前夜的单身派对中被警方开枪击毙;有西语裔短工在原本是意大利裔聚居的史丹顿岛接连被黑人攻击。

????往前数还会看到,同样在这个城市,有人在列车开来的一刹那跳到地铁轨道上,救起不慎落轨的乘客;有人在飓风桑迪肆虐之后打开家门,接纳流离失所的陌生人;也有刚刚上岗的新警察在风雪寒夜里买了厚棉靴送给街头瑟缩的流浪汉。

????如果墙会说话,如果路有记忆,如果它们能把所见合盘托出,至少在近十年里一定会是这样:不只是华人,不只是老人,不只是温情,也不只是暴力,这些故事组成了纽约,但没有一桩可以单独为这个城市做注。

????如果想要摸到这个城市的脉搏,或许还要再往前数:100多年前排华法案大行其道的年代里,纽约的爱丽丝岛曾经关押了无数叫天天不应的华人,如今每年农历新年,纽约市长都会在其官邸和华人一起庆祝;50多年前,离我现在住所不远的Kew Gardens 地区曾经发生过一名年轻女子在家门口被刺死,几十名邻居目睹却无人出手相救的事,但自此之后直到阮文辉事件发生前,这样的冷漠在纽约几乎绝迹;40多年前纽约每年有2000多单命案,时代广场差不多除了毒贩就是妓女,普通人胆敢光顾很可能没命回来,如今纽约每年发生的命案降到了300多单,时代广场早已是游客的天下。

????这或许是阮文辉案虽让很多纽约客痛心,却不至于令到人人自危的原因,同样的事件在民风渐淳和世风日下的社会中引起的公众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虽说对一个人口复杂多元的城市,注定会发生的冲突很多已经在更宽容的心态和更有力的执法中大事化小,但这种多元偶尔滋生出的无缘无故的仇恨却是最难根治的。阮文辉出事以后的第六天,911博物馆开幕,笑容依旧的照片、蒙着灰土的消防帽、带着焦黑的断壁残垣再次提醒人们仇恨给这个城市带来的重创。在世贸遗址附近筹建穆斯林文化中心的计划换了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可能,但在纽约这个计划虽说引起一些争议,却仍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或许,被仇恨所伤的人最懂得如何化解仇恨,也正因此,即使仇恨无法根治,纽约仍然是个伟大的城市。(BT365的网址是多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