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损害了实体经济?数据说明一切
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对外发布了2016年的完整年度数据,显示整个阿里集团以及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
阿里巴巴晒出的年度数据很是喜人,让公众看到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滴滴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在快速茁壮成长做大做强,并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一边是低迷的传统实体经济,正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痛苦过程中,另一边则是大干快上、如火如荼发展的新实体经济,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公众在替传统实体经济感到惋惜之际,亦为新实体经济的兴旺而激动,见证了新旧经济更替的伟大历史。不过,也有部分传统实体经济的企业主,因业务受到互联网经济的冲击,而唱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甚至把摸不到具体形态的经济都当作虚拟经济,人为将新旧经济对立起来看待,势如水火不能相容。
理性认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非一个严肃的学术概念。根据目前最权威的美联储定义,“实体经济”是指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经济部分。而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学家公认的概念,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根据已故权威经济学家成思危的定义,虚拟经济特指“钱生钱”的金融活动。可见,不管按照哪一种定义,包括互联网经济、新能源等在内的新经济,都属于实体经济范畴,也就是新实体经济,并非所谓的虚拟经济。
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历史也可看出,其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与传统实体经济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不同,乃是采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新实体经济。比如消费者最熟悉的电子商务,就是依托传统商业和实体工厂,通过信息化重新改造,压缩产业链条,把商品由工厂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显然,新实体经济并非无源之水,乃是在传统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升级,与“钱生钱”的虚拟经济有着本质区别。
新实体经济创造巨量就业机会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从阿里巴巴的年度数据来看,“日均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相关课题组在2016年9月公布的测算结果,以2015年为例,阿里平台总体为社会创造3083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交易型就业1176万、支撑型就业418万(电商物流203万,电商服务215万)、衍生型就业1489万。如此过硬的数据,足以证明新实体经济并不“虚”,乃是切切实实的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是在为新实体经济正名。
而且,新实体经济所创造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不比传统实体经济差,且在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上,比传统实体经济更快、更好,凸显其正在成为经济的新主体,为社会和消费者带来新的变化。
比如滴滴改变了民众的出行方式,为传统过剩产业的下岗职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其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来自去产能行业,滴滴平台为207.2万司机创造的人均日收入超过160元。又如12306与阿里云合作,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资源,缓解了网站拥堵问题。消费者通过网络订餐、网络订票等,享受到更为便利的服务,商家亦扩展了业务范围。
诸如此类层出不穷的新实体经济,正在快速成长,被消费者所接受。虽然它们现在体量还不够大,基数还小,但其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假以时日,必将取代传统实体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
不能“只缘身在此山中”看问题
此前马云提出未来会有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这五大新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将会改变商业形态,会冲击很多行业。这个“五新”观点遭到了来自实体经济企业家代表的集体炮轰。宗庆后认为其中“除新技术外都是胡说八道”,称“虚拟经济过火”是致使中国实体经济遭遇寒冬的三大主因之一。董明珠则称“把新字拿掉都是以前原有的,都是存在的。”并直言“90后开网店是国家隐患”。宗庆后与董明珠的观点显然太过武断和偏颇,他们是站在传统实体经济的立场上看问题,“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并未理解新实体经济的真谛,才会发出这般见解。
经济本身有周期性规律,新旧更替亦是常态化。目前传统实体经济已处于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瓶颈阶段,需要经过一番淬炼才能浴火重生。而新实体经济依靠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崛起,乃是代表着社会未来趋势,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机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带动下,科幻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给民众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吧。
从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上来看,传统实体经济之所以举步维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传统实体经济在满足生产和消费的程度上做的很不够,也做得还不深,更做得不够广泛。而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却在这些方面捷足先登,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很多成功的实践。面对商品生产者和服务者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不断变化,完全可以运用互联网形成一个扁平网状的渠道关系,形成最直接的客户和消费者的全方位的,便捷的沟通渠道和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能够打造更好的品牌,更能够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新需求。互联网,是传统实体经济必须拥抱的,因为客户和消费者在里面,大数据在上面,在效率和性价比方面,电商模式远胜于实体。
恰如马云所言:“不是中国实体经济不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生死循环是自然规律,实体经济的兴衰也是正常的。在自己的实体经济感受到压力时,应该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大环境,找到解决办法。同时,要认清新实体经济是未来趋势,及时抓住机会,适时调整顺应潮流,才是最好的选择。(BT365的网址是多少)
作者:李华东(作者为连锁村创始人、中国国际商会投融资服务委员会副主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