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版)--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直指“仁”的本体论根源。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儒家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也即仁者之心。由于仁者的境界是“浑然与物同体”,也就意谓着仁者之心无物我、内外、主客之分隔。朱子集注引明道程子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
明道又以医书取譬来申明此义:“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如手足不仁,气以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仁至难言”,仁体可感而不易说,所以要借具体的手足和身体来说明。明道《识仁篇》:“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人心与身体四肢为一体贯通,手足痿痹为不仁,就是手足没有知觉,不能感受痛痒,也不能运动,这是“身体的不仁”;而人如是非不明,义理不识,则是“心的不仁”,会导致行为也不合于仁。
仁者如果把万物看作是自己的事,则会无所不至。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一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自然会以天下的喜乐为喜乐,以天下的疾苦为疾苦。《论语》说“博施济众”,就是仁者以天下之事为己事,从而成就圣之功用。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思也。”(《孟子·离娄下》)此即儒家人溺己溺人饥己饥之道。
而“仁之方”无他,只需从自己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是故颜子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宋儒袁洁斋解释这一章最为精到:“礼者,周流通贯乎天地万物之间,无体无方,无不周遍。人惟忍八尺之驱为己,于是去礼始远,苟不认己为己,则天高地下,万物散殊,皆礼也。吾亦天地万物中一物耳,无往非礼,而何有于己哉!故不克己,则礼失;既克己,则礼复。又发明之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玩一日字,正所谓朝闻道也,正所谓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凡人昏昏于物欲之中,如醉如梦,一旦勇决,无牵制,无拘滞,无二三,此身与天地万物了无阻隔,人即己也,天地万物,皆非形驱之所能问也,故曰天下归仁焉,言天下皆在吾仁之内也。礼之复也,非是外归,本一而非二也。”仁是真实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人之所以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于仁心之感通。有此感通,天地万物与人息息相关,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此感通,就如同手足不仁,人不会感到麻痹的手足属于自身,天地万物便与人毫不相干。因此,“感通”(有所觉知)是“仁”的本性。明道曰:“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癦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夫手足在我,而疾痛不与知焉,非不仁而何?世之忍心无恩者,其自弃亦若是而已。”所谓麻木不仁,是借生理现象来比喻道德生命的丧失,而道德生命必须能感、有觉,才可以达到与他人甚至外物休戚相关的感通。
程颢喜谈“观万物皆有春意”,还有“观鸡雏,此可观仁”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能体会到生命成长、万物盎然就是仁。归结来说,见他者的生命力勃发时便欣喜﹑赞叹﹑感动;而见他者的生命力疲弱萎靡或处于危机之中便不忍﹑不安。这也就是“识仁”。“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与明道同时的大儒张载《西铭》有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我们的同胞,万物是我们的朋友。程颢极其称赞张载的《西铭》,因为《西铭》的中心思想是万物一体,这也正是程颢哲学的主要观念。在他看来,与万物合一,是仁的主要特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存久自明,安待穷索。”
宋儒陆象山,治学精神亦同于明道,其言曰:“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乃己份内事,己份内事,乃宇宙内事”。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在王阳明看来,“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里的“一体”,是靠“心之仁”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也即他所说的“一体之仁”。王阳明发挥孟子的思想,认为仁者“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BT365的网址是多少)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联系方式:yhu@vip.sina.com
最新文章